|
[1] 杨青,张一,周志春,马雪红,刘伟宏,丰忠平. 异质低磷胁迫下马尾松家系根构型和磷效率的遗传变异[J]. 植物生态学报, 2011,(12)
.
[2] 李保珠,赵翔,安国勇. 赤霉素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11,(01)
.
[3] 王志斌,葛云侠,王建民,王宏伟,陈凤玉,胡海军,史振声. 水杨酸和赤霉素复配剂对低温下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J]. 玉米科学, 2010,(06)
.
[4] 石海燕,张玉星. 高等植物赤霉素2-氧化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调控[J]. 生命的化学, 2011,(01)
.
[5] 魏灵珠,程建徽,李琳,吴江. 赤霉素生物合成与信号传递对植物株高的调控[J]. 生物工程学报, 2012,(02)
.
[6] 孙虹,韩月婷,龚建,沈颂东,张春义,姜凌. 拟南芥LOF1基因在赤霉素调控开花过程中的功能[J]. 江苏农业学报, 2011,(01)
.
[7] 黄德龙,黄秀美. 不同林龄杉木毛竹混交效果研究[J]. 竹子研究汇刊, 2000,(02)
.
[8] 魏小春,李格,郑群. 脱落酸与赤霉素对瓜尔豆蔗糖代谢酶类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2,(03)
.
[9] 周玲,魏小春,郑群,马萍. 脱落酸与赤霉素对瓜尔豆叶片光合作用及内源激素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0,(01)
.
[10] 陈斌,余杰颖. 0.136%芸薹·吲乙·赤霉酸可湿性粉剂在马铃薯上的应用[J]. 植物医生, 2011,(0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