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薛亚东,张世平,康天合. 回采巷道锚杆动载响应的数值分析[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3,(11)
.
[2] 王青海,沈军辉,卫宏. 爆炸冲击波对地下巷道破坏效应分析[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0,(03)
.
[3] 彭刚,戚永乐,王乾峰,柏巍. 复杂动载作用下钢纤维混凝土材料参数特征分析[J]. 土木工程学报, 2010,(02)
.
[4] 任庆峰,宗琦. 受地应力影响岩石炮孔松动爆破应力场数值模拟研究[J]. 煤矿爆破, 2011,(03)
.
[5] 刘志祥,李夕兵. 爆破动载下高阶段充填体稳定性研究[J]. 矿冶工程, 2004,(03)
.
[6] 王瑞,林振荣,张套军,彭利,谢永亮. 爆炸荷载作用下锚固洞室破坏形态及机理分析[J]. 科技风, 2010,(18)
.
[7] 张天锡. 爆破地质体中动载应力的表达形式及某些问题的讨论[J]. 爆破, 2005,(02)
.
[8] 解小东,张银亮,王进,上官锋,陈祥坡,李林. 基于微震系统的基本顶周期来压监测[J]. 中州煤炭, 2011,(03)
.
[9] 程国奇,李相成. 超前支护技术在破碎顶板巷道中的应用[J]. 中州煤炭, 2005,(02)
.
[10] 宋建学,宋丹举,郑仁清. 基坑降水引起的周边建筑物直接损失预测[J].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1,(0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