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舒扬. 论法治与契约精神[J]. 中州大学学报, 1999,(01) .
[2] 马新福. 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弘扬契约精神[J]. 中国法学, 1995,(01) .
[3] 陈秀萍. 契约的伦理内核——西方契约精神的伦理解析[J]. 南京社会科学, 2006,(08) .
[4] 王艳冰. 契约精神与法治[J]. 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9,(04) .
[5] 秦强,王文娟. 市民社会、契约精神与法治建设[J]. 行政与法(吉林省行政学院学报), 2004,(06) .
[6] 李瑜青. 当代契约精神与法律意识[J]. 学术月刊, 1999,(02) .
[7] 陈咸瑜.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构的价值支撑与应有境界——从契约精神的视角看[J]. 求实, 2012,(01) .
[8] 程罗宝. 论契约精神的社会整合功能[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08,(03) .
[9] 张涛. 契约精神与现代诚信的构建分析[J]. 理论月刊, 2005,(01) .
[10] 卓泽渊. 法治的意识基础:契约精神与宪政精神[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4,(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