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银永安,齐军仓,李卫华,曹连莆,陈林. 小麦胚乳A、B型淀粉粒粒度分布与晶体特性相关性研究[J]. 作物杂志, 2012,(06) .
[2] 周紫阳,黄瑞冬. 不同淀粉含量高粱子粒淀粉积累特性的比较[J]. 作物杂志, 2011,(02) .
[3] 李志刚,宋书宏,李瑞平,苏辉,刘玉平. 大豆子粒中干物质、脂肪和蛋白质积累规律的研究[J]. 作物杂志, 2008,(04) .
[4] 严平,韦朝领,蒋跃林,於琍,曹秀清. 土壤水分对小麦光合作用影响的研究[J]. 作物杂志, 2000,(01) .
[5] 苏伟,鲁剑巍,周广生,李小坤,李云春,刘晓伟. 稻草还田对油菜生长、土壤温度及湿度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1,(02) .
[6] 顾锋,蔡瑞国,尹燕枰,张敏,李彦生,王振林. 优质小麦子粒淀粉组成与糊化特性对氮素水平的响应[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0,(01) .
[7] 郑成岩,于振文,王西芝,武同华. 灌水量和时期对高产小麦氮素积累、分配和转运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9,(06) .
[8] 孙旭生,林琪,刘义国,姜雯,翟延举. 施氮量对超高产小麦开花期旗叶光合功能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9,(04) .
[9] 赵芳华,张树华,郭程瑾,邓若磊,龙素霞,肖凯. 限水灌溉下春季追氮方式对小麦旗叶光合和衰老特性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9,(02) .
[10] 韩胜芳,李淑文,文宏达,李雁鸣,肖凯. 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的光合碳同化特性[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6,(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