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德新,朱廷曜. 树冠结构参数及附近风场特征的风洞模拟研究[J]. 应用生态学报, 2000,(02) .
[2] 张立运. 耐风沙的沙拐枣[J]. 植物杂志, 1986,(05) .
[3] 于云江,辛越勇,刘家琼,于志勇. 风和风沙流对不同固沙植物生理状况的影响[J]. 植物学报, 1998,(10) .
[4] 董鸣. 风沙移动与植物生物量的关系以及植物固沙能力研究(英文)[J]. 植物学报, 2001,(09) .
[5] 于云江,史培军,鲁春霞,刘家琼. 不同风沙条件对几种植物生态生理特征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03,(01) .
[6] 包慧娟,李振山. 风沙流中风速纵向脉动的实验研究[J]. 中国沙漠, 2004,(02) .
[7] 胡潇毅,陶伟明,郭乙木. 考虑耦合效应的风场中摇曳树木模拟[J].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8,(07) .
[8] 钟轶峰,胡小伦,张亮亮. 同时考虑塔、索、梁风载的随机脉动风场模拟简化方法[J]. 振动与冲击, 2009,(10) .
[9] 周广胜,朱廷曜. 林带阻力系数与透风系数关系的理论分析[J]. 应用生态学报, 1994,(01) .
[10] 李秀芬,朱教君,王庆礼,刘足根,侯传生,杨焕君. 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雪/风灾害成因及分析[J]. 应用生态学报, 2004,(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