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曾霞,王彦荣,胡小文. 垂穗披碱草种子的萌发适宜温度及温度阈值[J]. 草业科学, 2011,(06) .
[2] 王启基,张松林. 天然垂穗披碱草种群生长节律及生态适应性的研究[J]. 中国草地, 1990,(01) .
[3] 肖笃志. 垂穗披碱草生物—生态学特性的研究[J]. 中国草原, 1984,(04) .
[4] 王建兵,汪治桂. 玛曲草地垂穗披碱草物候变化及影响因子[J]. 应用气象学报, 2011,(04) .
[5] 袁春光. 青藏高原野生优质牧草——垂穗披碱草[J]. 草业与畜牧, 2006,(10) .
[6] 唐忠民,陈昕,刘承义. 甘南垂穗披碱草在尕玛梁矿区植被重建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 吉林农业, 2010,(08) .
[7] 王建兵. 近20年青藏高原东北部边坡地带垂穗披碱草物候变化——以甘肃合作为例[J]. 草业科学, 2011,(10) .
[8] 周鸿进,毛祝新,黄德君,傅华. 青藏高原不同垂穗披碱草居群营养品质季节动态比较[J]. 草业科学, 2011,(06) .
[9] 刘蓉,张卫国,江小雷,张军. 垂穗披碱草群落退化演替的植被特性及其与土壤性状的相关性研究[J]. 草业科学, 2010,(10) .
[10] 乔安海,韩建国. 垂穗披碱草种子成熟过程中活力变化及适宜收获期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