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樊廷录,宋尚有,徐银萍,李兴茂. 旱地冬小麦灌浆期冠层温度与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J]. 生态学报, 2007,(11) .
[2] 王卫星,宋淑然,许利霞,袁国富,崔晓. 基于冠层温度的夏玉米水分胁迫理论模型的初步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 2006,(05) .
[3] 徐银萍,宋尚有,樊廷录,李兴茂,辛平. 旱地冬小麦灌浆期冠层温度与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J]. 麦类作物学报, 2007,(03) .
[4] 赵刚,樊廷录,李尚中,王国宇,杨晨. 不同基因型冬小麦冠层温度与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J]. 核农学报, 2008,(05) .
[5] 马富裕,李蒙春,杨建荣,季新疆,申屠向东,陶会俊. 花铃期不同时段水分亏缺对棉花群体光合速率及水分利用效率影响的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 2002,(12) .
[6] 程旺大,姚海根,赵国平,张国平. 冠层温度在作物水分状况探测中的应用[J]. 中国农学通报, 2000,(05) .
[7] 梁银丽,张成娥. 冠层温度-气温差与作物水分亏缺关系的研究[J]. 生态农业研究, 2000,(01) .
[8] 刘恩民,于强,谢贤群. 水分亏缺对冬小麦冠层温度影响的研究[J]. 生态农业研究, 2000,(01) .
[9] 张文忠,韩亚东,杜宏绢,黄瑞东,陈温福. 水稻开花期冠层温度与土壤水分及产量结构的关系[J]. 中国水稻科学, 2007,(01) .
[10] 王国宇,宋尚有,樊廷录,李尚中,赵刚. 不同基因型玉米冠层温度与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J]. 玉米科学, 2009,(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