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袁德保,刘兴华,马艳萍,朱瑛,刘奎秀,纳元春. 鲜食核桃贮藏中脂肪酶活性及油脂酸价变化[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6,(11) .
[2] 陈勤,李磊珂,吴耀. 核桃仁的成分与药理研究进展[J].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1) .
[3] 王炜,李鹏霞,梁丽松,王贵禧,伍玉洁. 不同贮藏温度对核桃脂肪酸氧化的影响[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8,(06) .
[4] 杨剑婷,郝利平. 关于引起核桃中油脂哈败因素的研究初探[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1,(03) .
[5] 王冀平,李亚南,马建伟. 山核桃仁中主要营养成分的研究[J]. 食品科学, 1998,(04) .
[6] 章亭洲. 山核桃的营养、生物学特性及开发利用现状[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6,(04) .
[7] 张雨,毛云玲,冯倩,陆斌. 滇东北地区铁核桃种群优良单株的选择[J]. 经济林研究, 2010,(01) .
[8] 冯连芬,吕芳德,张亚萍,和红晓. 我国核桃育种及其栽培技术研究进展[J]. 经济林研究, 2006,(02) .
[9] 于冬梅,盖素芬. 核桃主要器官氮素含量及分配的动态变化规律[J]. 经济林研究, 2006,(01) .
[10] 张烨,王克建,郝艳宾,赵丽芹. 影响核桃贮藏品质因素的分析[J]. 保鲜与加工, 2005,(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