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贺正,马均,李旭毅,李艳,张荣萍,汪仁全. 水稻开花期一些生理生化特性与品种抗旱性的关系[J]. 中国农业科学, 2007,(02) .
[2] 蒲伟凤,纪展波,李桂兰,乔亚科. 作物抗旱性鉴定方法研究进展(综述)[J].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1,(02) .
[3] 林植芳,李双顺,林桂珠,孙谷畴,郭俊彦. 水稻叶片的衰老与超氧物歧化酶活性及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关系[J].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1984,(06) .
[4] 韩金龙,王同燕,徐子利,徐立华,徐相波,邢燕菊,阴卫军. 玉米抗旱机理及抗旱性鉴定指标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10,(21) .
[5] 王昌贵,王向东,赵鹏珂,宋倩,王化琪. 栽培稻叶结构、水分生理与抗旱性关系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0,(19) .
[6] 张林春,郝扬,张仁和,马赟花,薛吉全. 干旱及复水对不同抗旱性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J]. 西北农业学报, 2010,(05) .
[7] 王琰,陈建文,狄晓艳. 水分胁迫下不同油松种源SOD、POD、MDA及可溶性蛋白比较研究[J]. 生态环境学报, 2011,(10) .
[8] 陈晓远,凌木生,高志红. 水分胁迫对水稻叶片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06,(12) .
[9] 柳延涛,陈寅初,李万云,刘胜利,王鹏,殷波. 作物抗旱生理生化特性研究进展[J]. 耕作与栽培, 2011,(02) .
[10] 陈婷婷,杨建昌. 水分胁迫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