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芳兰,包维楷. 植物叶片形态解剖结构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J]. 植物学通报, 2005,(S1) .
[2] 杜华栋,徐翠红,刘萍,焦菊英,苗芳. 陕北黄土高原优势植物叶片解剖结构的生态适应性[J]. 西北植物学报, 2010,(02) .
[3] 师生波,尚艳霞,朱鹏锦,张德罡. 青藏高原强UV-B辐射对美丽风毛菊光合作用和色素含量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11,(01) .
[4] 李芳兰,包维楷,吴宁. 白刺花幼苗对不同强度干旱胁迫的形态与生理响应[J]. 生态学报, 2009,(10) .
[5] 何冬梅,刘庆,林波,蒋先敏. 人工针叶林林下11种植物叶片解剖特征对不同生境的适应性[J]. 生态学报, 2008,(10) .
[6] 施海燕,王一峰,王剑虹. 青藏高原不同海拔地7种风毛菊属植物叶片解剖结构的研究[J]. 植物研究, 2009,(03) .
[7] 施海燕,王一峰,高宏岩. 星状雪兔子植物叶的解剖结构对高山环境的适应性[J]. 广西植物, 2010,(05) .
[8] 王雪英,赵琦,焦雨歆. 4种北极被子植物叶片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 2008,(10) .
[9] 胡正海. 植物比较解剖学在中国50年的进展和展望[J]. 西北植物学报, 2003,(02) .
[10] 张晓然,吴鸿,胡正海. 毛乌素沙地10种重要沙生植物叶的形态结构与环境的关系[J]. 西北植物学报, 1997,(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