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尤春源,聂新辉,吕军,冯国礼,雷江荣,万英. 新疆彩色棉育种进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 中国棉花, 2011,(02) .
[2] 崔淑芳,张海娜,李俊兰,金卫平,王广恩. 彩色棉研究进展[J]. 中国棉花, 2011,(02) .
[3] 赵向前,王学德. 天然彩色棉纤维色素成分的研究[J]. 作物学报, 2005,(04) .
[4] 杨会娜,田新惠,李艳军,李明月,冯鸿杰,孙杰. 天然棕色棉查尔酮合成酶基因(GhCHS1)的克隆和实时定量表达分析[J]. 棉花学报, 2010,(01) .
[5] 苏翔,孙旭,李廷春,凌磊,林毅,蔡永萍. 抗氧化酶对棕色棉色泽的影响[J]. 棉花学报, 2009,(06) .
[6] 华水金,王学德,赵向前,倪密,袁淑娜,蒋立希. 棕色棉纤维发育过程中碳水化合物和色素的变化特征[J]. 棉花学报, 2008,(03) .
[7] 孙东磊,孙君灵,杜雄明,马峙英. 棕色棉纤维和短绒色泽遗传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15) .
[8] 刘勤红,刘任重,王淑艳,张军,王芙蓉,李素英. 我国彩色棉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建议[J]. 山东农业科学, 2004,(03) .
[9] 马轩,杜雄明,孙君灵. 18个彩色棉品系的SSR指纹分析[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3,(04) .
[10] 胡超,杨园园,郭宁,蔡永萍,林毅,高俊山,姜家生. 棕色棉与白色棉缩合单宁单体儿茶素动态变化的比较[J]. 植物生理学报, 20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