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柴建萍,白兴荣,谢道燕. 蛹虫草主要有效成分及其药理功效[J]. 云南农业科技, 2003,(04)
.
[2] 左志宇,王泉,宋晓涛,赵昂,张耀,安晓云,尹晓爽,杨雪,孙涛. 蛹虫草菌丝体循环富硒法的建立及其硒多糖抑癌作用初探[J]. 食用菌, 2008,(03)
.
[3] 王永敏,祝文兴,安利国,杨桂文. 蛹虫草胞外多糖的提取纯化及免疫活性研究[J]. 食品与药品, 2009,(03)
.
[4] 翁梁. 蛹虫草提取液抗氧化稳定性研究[J].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1,(01)
.
[5] 邓桂春,侯松嵋,田冬梅,张渝阳,张新,顾佳丽,臧树良. 富硒蛹虫草中硒多糖的分离与分析[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6,(03)
.
[6] 刘静明,钟裕容,杨智,崔淑莲,王伏华. 蛹虫草化学成分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 1989,(10)
.
[7] 王刚,麻兵继,刘吉开. 人工蛹虫草化学成分研究[J]. 中草药, 2004,(05)
.
[8] 陈桂宝,罗梅初,刘实晶,陈红红,孙梅员. 蛹虫草的药理作用研究[J]. 中草药, 1997,(07)
.
[9] 林群英,宋斌,李泰辉. 蛹虫草研究进展[J]. 微生物学通报, 2006,(0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