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王爱民,赵忠旭,沈兰荪. 中医舌象自动分析中舌色、苔色分类方法的研究[J].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00,(03)
.
[2] 钱妍,凌昌全,俞超芹,潘瑞萍,张亚妮,王勇姿. 三种功效的中药方剂阻断大鼠肝癌前病变[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9,(10)
.
[3] 覃国忠. 绿茶提取物对AFB_1诱发大鼠肝癌前病变酶变灶的影响[J]. 广西医学院学报, 1992,(02)
.
[4] 耿永红,苏立稳,龙爱华. 蚤莲合剂对实验性肝癌前病变的影响[J]. 河北医药, 2000,(05)
.
[5] 梁嵘. 对中医证候以及病证结构的思考[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7,(04)
.
[6] 朱庆文,牛欣,杨学智,司银楚. 基于脉诊、舌诊信息提取与识别的诊断集成技术研究策略[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06)
.
[7] 王智瑜,王天芳,王庆国. 从人的认知过程初探中医证候系统之形成[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07)
.
[8] 陈涛,李克乾,陈茂华,梁嵘. 4400例当代名医医案的舌象分布频数分析[J]. 辽宁中医杂志, 2007,(09)
.
[9] 罗大中,梁嵘. 《温疫论》与《瘟疫明辨》的舌诊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 2008,(03)
.
[10] 张红绪,宋焱艳,冯强,刘丹丹,张怡,贾孟,邢文会,胡萍. 大鼠肝癌前病变模型血清AFP、CEA、SF、AFU和T_3、T_4、IGF-Ⅱ水平变化及意义[J]. 山东医药, 2008,(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