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崔广荣,叶选怡,刘跃成,肖明,廖玲玲,刘月. 激素种类及其浓度对矮牵牛试管苗增殖及生根率的影响[J].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5,(04)
.
[2] 李海权,石少华,苏一兰,夏伟婕,李建粤. 两种不同花色矮牵牛快繁体系的建立[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2)
.
[3] 金晓玲,胡莹,李冰华. 矮牵牛茎段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07,(05)
.
[4] 郑亚东,郭余龙,陈旭,李艳冬,欧建龙,李名扬. GhMADS3基因组成型表达对矮牵牛花形和花色的影响[J]. 园艺学报, 2007,(04)
.
[5] 权宏,齐莹,施和平. 紫色大花矮牵牛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4,(01)
.
[6] 代色平,包满珠. 矮牵牛花药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3,(02)
.
[7] 吴林森. 探讨不同浓度的外源激素对矮牵牛组织培养的影响[J]. 山东林业科技, 2005,(01)
.
[8] 余沛涛,俞影. 矮壮素对矮牵牛(Petunia hybrida Vilm)试管内调整株型的作用[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