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江小蕾,张卫国,杨振宇,王刚. 不同干扰类型对高寒草甸群落结构和植物多样性的影响[J]. 西北植物学报, 2003,(09)
.
[2] 刘志民,赵晓英,刘新民. 干扰与植被的关系[J]. 草业学报, 2002,(04)
.
[3] 金永焕,李敦求,姜好相,刘军,李光华. 择伐干扰后长白山区天然次生林物种多样性的变化[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6,(01)
.
[4] 罗菊春,王庆锁,牟长城,王襄平. 干扰对天然红松林植物多样性的影响[J]. 林业科学, 1997,(06)
.
[5] 曲永宁,白星. 白龙江上游云冷杉群落更新的研究[J]. 甘肃林业科技, 1996,(04)
.
[6] 张强. 油蒿群落更新的研究[J]. 生态学杂志, 1983,(02)
.
[7] 李小双,彭明春,党承林. 植物自然更新研究进展[J]. 生态学杂志, 2007,(12)
.
[8] 张吕醉,王孝安,郭华,李峰. 辽东栎林林隙特征及其对群落更新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 2008,(11)
.
[9] 刘艳红,赵惠勋. 干扰与物种多样性维持理论研究进展[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0,(04)
.
[10] 刘艳红,赵惠勋. 小尺度干扰与资源总量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1,(0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