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杨健,李秀根. 梨优良种质资源及其在杂交育种上的利用[J]. 中国种业, 2001,(05)
.
[2] 曹玉芬. 我国的红皮梨种质资源[J]. 中国种业, 2001,(01)
.
[3] 易干军,霍合强,陈大成,黄自然,蔡长河,邱燕萍. 荔枝品种亲缘关系的AFLP分析[J]. 园艺学报, 2003,(04)
.
[4] 徐崇志,廖胜刚. 分子标记技术在果树种质资源及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J].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06,(03)
.
[5] 郭太君,焦培娟,李继海,路文鹏,张亚凤. 秋子梨抗黑垦病种质资源评价研究初报[J]. 特产研究, 1998,(04)
.
[6] 王秀荣,赵杨,陈晓阳,骈瑞琪. 二色胡枝子遗传多样性AFLP分析[J]. 植物研究, 2007,(06)
.
[7] 刘淑芳,汤浩茹,罗娅,王小蓉. 梨遗传转化与遗传标记研究进展[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2)
.
[8] 胡红菊,王友平,甘宗义,田瑞,陈启亮. 梨种质资源对黑斑病的抗性评价[J]. 湖北农业科学, 2002,(05)
.
[9] 宋洪伟,林凤起. 梨种质资源抗寒性鉴定评价[J]. 河北果树, 2000,(04)
.
[10] 胡梅,田世龙,康玲芬. 对我省苹果和梨种质资源主要营养成分的分析[J]. 甘肃农业科技, 1999,(0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