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连荣,李振侠,常美花. 落叶果树休眠生理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07) .
[2] 李政红,高东升,李宪利. 桃芽自然休眠与两条主要电子传递途径变化的关系[J].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2006,(02) .
[3] 王海波,高东升,王孝娣,李疆. 赤霉素和脱落酸与桃芽自然休眠诱导[J]. 果树学报, 2006,(04) .
[4] 高东升,束怀瑞,李宪利. 几种落叶果树H2O2含量变化与自然休眠关系的研究[J]. 园艺学报, 2002,(03) .
[5] 赵文东,赵海亮,高东升,金钊. 温度对落叶果树休眠解除影响的研究进展[J]. 北方园艺, 2008,(03) .
[6] 赵文东,赵海亮,高东升. 落叶果树自然休眠发展进程的界定[J]. 北方园艺, 2008,(05) .
[7] 王海波,王孝娣,高东升,李疆. 油桃芽高温处理后酚和活性氧与休眠解除的关系[J]. 园艺学报, 2006,(05) .
[8] 方志荣,苏智先,胡进耀. 脱落酸、赤霉素和乙烯对种子休眠的萌发和调控[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2) .
[9] 张海萍,常成,肖世和. 小麦胚休眠中ABA信号转导的蛋白质组分析[J]. 作物学报, 2006,(05) .
[10] 段成国,刘焕芳,李宪利. 内源激素对落叶果树芽休眠的调控[J]. 河北果树, 2005,(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