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范学伟,徐国彬,黄雨. 工程结构的风灾破坏和抗风设计[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1,(05)
.
[2] 管鹏. 基于ANSYS的高层建筑结构抗风抗震分析[J]. 山西建筑, 2007,(32)
.
[3] 刘锡良,周颖. 风荷载的几种模拟方法[J]. 工业建筑, 2005,(05)
.
[4] 傅继阳. 大跨度平屋面结构的气动抗风措施及其机理分析[J].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1)
.
[5] 袁春红,薛桁,杨振斌. 建筑风荷载风压计算中的若干问题[J]. 气象, 2002,(01)
.
[6] 崔剑峰,张相庭. 高耸结构风灾经济损失预测的研究[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05)
.
[7] 丁阳,郭天焓. 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风荷载数值模拟方法[J]. 天津大学学报, 2007,(07)
.
[8] 谢晓峰. 浅谈高层建筑结构抗风设计[J]. 四川建材, 2007,(03)
.
[9] 王娟,廖海黎. ADINA在体育馆屋盖表面风压分布研究中的应用[J]. 四川建筑, 2007,(04)
.
[10] 顾明,杨伟,傅钦华,周建龙. 上海铁路南站屋盖结构平均风荷载的数值模拟[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