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曹丽,曲柏宏. 应用POD同工酶技术研究梨品种的分类地位[J]. 湖北农业科学, 2006,(01) .
[2] 曹玉芬,刘凤之,王昆,马智勇,龚欣,刘力军. 梨种质资源主要描述标准比较分析[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5,(04) .
[3] 陈熹,柯冠武. 应用过氧化物酶同土酶分析对福建龙眼品种的分类初探[J]. 中国果树, 1989,(01) .
[4] 曲柏宏,金香兰,陈艳秋,刘洪章,王丕武. 利用RAPD技术探讨延边苹果梨的分类地位[J].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2002,(03) .
[5] 彭宏祥,苏伟强,刘业强,刘荣光. 广西李资源调查及品种分类[J]. 西南农业学报, 1995,(02) .
[6] 张鹏. 我国梨属植物种和品种分类的进展[J]. 山西果树, 1991,(02) .
[7] 董健,江柏萱. 油梨栽培品种分类[J].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1996,(12) .
[8] 尹克林. 葡萄品种分类及命名[J].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00,(04) .
[9] 臧德奎,向其柏,季春峰. 柊树品种分类研究[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S1) .
[10] 张日清,吕芳德. 美国山核桃在原产地分布、引种栽培区划及主要栽培品种分类研究概述[J]. 经济林研究, 200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