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红萍,夏军,谢平,窦明. 汉江水华水文因素作用机理——基于藻类生长动力学的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4,(03) .
[2] 曾卓,邱璇,陈凯,陈珊珊. 汉江水华硅藻急性毒性和致突变性试验[J]. 给水排水, 2004,(02) .
[3] 况琪军,谭渝云,万登榜,张家玉. 汉江中下游江段藻类现状调查及“水华”成因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0,(01) .
[4] 李春青,叶闽,普红平. 汉江水华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控制方法初探[J]. 环境科学导刊, 2007,(02) .
[5] 谢敏,王新才,管光明,胡明. 汉江中下游“水华”成因分析及其对策初探[J]. 人民长江, 2006,(08) .
[6] 窦明,谢平,夏军,沈晓鲤,方芳. 汉江水华问题研究[J]. 水科学进展, 2002,(05) .
[7] 唐友尧,王桂荣. 汉江“水华”成因分析及防治[J]. 重庆环境科学, 2001,(05) .
[8] 汤宏波,胡圣,胡征宇,况琪军,刘国祥. 武汉东湖甲藻水华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 湖泊科学, 2007,(06) .
[9] 谢平,夏军,窦明,张万顺.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中下游水华的影响及对策研究(Ⅰ)——汉江水华发生的关键因子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04,(04) .
[10] 谢平,夏军,窦明,张万顺.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中下游水华的影响及对策研究(Ⅱ)——汉江水华发生的概率分析与防治对策[J]. 自然资源学报, 2004,(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