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光昭,韩东日,初春平,崔尚允. 胃肠道伤害性刺激诱导大鼠孤束核、视上核、室旁核内FOS蛋白的表达[J]. 解剖学杂志, 1998,(04) .
[2] 欧阳明,王绍. 孤束核内大剂量注射地塞米松快速引起心血管活动降低[J]. 动物学报, 1999,(03) .
[3] 李光昭,韩东日,金奎龙,姜重健. 大鼠孤束核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能神经的分布及其与儿茶酚胺能神经元的关系[J]. 神经解剖学杂志, 1998,(03) .
[4] 张学英,艾洪滨. 疑核的研究进展(英文)[J]. 中国神经科学杂志, 2004,(02) .
[5] 肖明,丁炯,左国平. 辣根过氧化物酶示踪大鼠孤束核、臂旁核至中央杏仁核纤维投射的解剖观察[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2000,(05) .
[6] 蒋恩社,闫剑群,宋新爱. 味觉刺激与内脏刺激对大鼠孤束核FOS表达的影响[J]. 神经解剖学杂志, 2002,(04) .
[7] 姚齐颖,王春艳,关宏伟,姜春玲,王彤. AT_1受体在脑胆碱能刺激引起的孤束核TH-IR变化中的作用[J]. 神经解剖学杂志, 2004,(05) .
[8] 田华,陶之理. 孤束核及其神经联系[J]. 解剖学杂志, 1992,(03) .
[9] 李江山,严洁,何军锋. 针刺内关、足三里等穴对大鼠孤束核神经元放电的影响[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03) .
[10] 槐瑞托,牛丽静,管振龙. 孤束核的结构与功能[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3,(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