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汪剑鸣. 秋水仙素诱导白萝卜试验研究初报[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03) .
[2] 刘璐璐,柴明良. 秋水仙素在果树多倍体育种中的研究进展[J]. 北方园艺, 2006,(06) .
[3] 马爱红,赵胜建,郭紫娟,张新忠,张鹤. 秋水仙素诱导葡萄四倍体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06,(01) .
[4] 王丽艳,梁国鲁. 植物多倍体的形成途径及鉴定方法[J]. 北方园艺, 2004,(01) .
[5] 彭尽晖,张良波,彭晓英. 秋水仙素在植物倍性育种中的应用进展[J]. 湖南林业科技, 2004,(05) .
[6] 常青云,朱莉思,曹鑫,刘本翠,张志毅. 多因素对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效率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07,(31) .
[7] 石雪晖,徐小万,王先荣,杨国顺,刘昆玉,熊兴耀,钟晓红. 秋水仙素对刺葡萄萌发种子诱变的影响[J].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07,(05) .
[8] 乔永刚,宋秀英,宋芸,赵晓明. 秋水仙素诱导小果型番茄四倍体[J]. 中国农学通报, 2007,(09) .
[9] 张爱民,常莉,薛建平. 药用植物多倍体诱导研究进展[J]. 中国中药杂志, 2005,(09) .
[10] 张素芝,李纪蓉. 秋水仙素诱导大蒜四倍体的研究[J]. 核农学报, 2006,(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