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高超,朱建国,窦贻俭. 农业非点源污染对太湖水质的影响:发展态势与研究重点[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2,(03)
.
[2] 姜达炳. 美国农业非点源污染管理的考察[J]. 农业现代化研究, 1997,(03)
.
[3] 叶飞,卞新民. 江苏省水环境农业非点源污染“等标污染指数”的评价分析[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5,(S1)
.
[4] 张乃明. 我国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概况与展望[J]. 土壤与环境, 2002,(01)
.
[5] 全为民,严力蛟. 农业面源污染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及其防治措施[J]. 生态学报, 2002,(03)
.
[6] 张水龙,庄季屏. 分散型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模型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3,(05)
.
[7] 刘如云,王斌. 三峡库区上游农村面源污染现状调查及控制对策——以四川省濛阳镇为例[J]. 资源与人居环境, 2007,(04)
.
[8] 吕耀. 苏南太湖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及农业持续发展战略[J]. 环境科学动态, 1998,(02)
.
[9] 庄咏涛,李怀恩. 农业非点源污染模型浅析[J]. 西北水资源与水工程, 2001,(04)
.
[10] 李可芳,黄霞. 磷肥的使用与农业面源污染[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4,(S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