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萍,金国庆,周志春,余琳,范辉华. 木荷苗木性状的种源变异和地理模式[J]. 林业科学研究, 2004,(02) .
[2] 肖复明,曾志光,包国华,叶金山,王胜亮,聂煜,王城辉,刘金生. 木荷种源苗期生长性状地理变异及遗传参数估算[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4,(04) .
[3] 曾志光,肖复明,包国华,叶金山,王胜亮,聂煜,王城辉,刘金生. 木荷地理种源苗期性状遗传变异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 2005,(01) .
[4] 倪健. 中国木荷及木荷林的地理分布与气候的关系[J]. 植物资源与环境, 1996,(03) .
[5] 李丹,彭少麟. 马尾松地理种源遗传变异规律研究的综述与分析[J]. 应用生态学报, 2000,(02) .
[6] 陈林,董安强,王发国,胡明锋,姜伟斌,刘宗君,邢福武. 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疏齿木荷+福建柏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研究[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0,(01) .
[7] 周志春,范辉华,金国庆,王月生,陈奕良,饶龙兵. 木荷地理遗传变异和优良种源初选[J]. 林业科学研究, 2006,(06) .
[8] 张萍,周志春,金国庆,吴云生,范辉华. 木荷种源鲜叶抑燃和助燃性化学组分的差异[J]. 林业科学研究, 2005,(01) .
[9] 王秀花,马雪红,金国庆,陈柳英,周志春. 木荷天然林分个体类型及材性性状变异[J]. 林业科学, 2011,(03) .
[10] 张水生. 马尾松种源地理变异规律的初步研究[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1999,(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