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葛静,严海燕. 花色素苷形成中的基因表达和调控[J].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6,(02) .
[2] 程龙军,郭得平,张建华,马芹标. 高等植物花生长和花色素苷生物合成的信号调控[J].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2,(02) .
[3] 余迪求,李宝健. 花色素苷生物合成的遗传和发育调控[J].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7,(01) .
[4] 骆军,张学英,李光平. HPLC法测定果实中花色素苷含量[J]. 上海农业学报, 2006,(03) .
[5] 于晓南,张启翔. 观赏植物的花色素苷与花色[J]. 林业科学, 2002,(03) .
[6] 张学英,张上隆,叶正文,骆军,李世诚. 不同颜色果袋对李果实着色及花色素苷合成的影响因素分析[J]. 果树学报, 2007,(05) .
[7] 王惠珍,孟祥春,王小菁. 花色素苷含量高的鸡冠花愈伤组织系的筛选[J]. 北方园艺, 2004,(01) .
[8] 许志茹,李玉花. ‘津田芜菁’花色素苷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J].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2006,(05) .
[9] 任雁,张惟广. 花色素苷的研究进展[J].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06,(04) .
[10] 沈亚楠,余迪求,岑川,李宝健. 金鱼草Del基因影响烟草花色素苷的研究[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