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关松,窦森. 土壤有机质分解与转化的驱动因素[J]. 安徽农业科学, 2006,(10)
.
[2] 张晋京,窦森,李翠兰,王淑华. 土壤腐殖质分组研究[J]. 土壤通报, 2004,(06)
.
[3] 徐小忠,薛锦华,印军荣. 不同类型土壤腐殖质组分的研究[J]. 江苏环境科技, 2006,(S2)
.
[4] 张奇春,王光火. 施用化肥对土壤腐殖质结构特征的影响[J]. 土壤学报, 2006,(04)
.
[5] 车玉萍,林心雄. 潮土中有机物质的分解与腐殖质积累[J]. 核农学报, 1995,(02)
.
[6] CHANDRIKA VARADACHARI,KUNAL GHOSH,李晓齐. 腐殖质的形成[J]. 腐植酸, 1993,(04)
.
[7] 陈兰,唐晓红,魏朝富. 土壤腐殖质结构的光谱学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07,(08)
.
[8] 来航线,程丽娟,王中科. 几种微生物对土壤腐殖质形成的作用[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06)
.
[9] 吴景贵,席时权,姜岩. 土壤腐殖质的分析化学研究进展[J]. 分析化学, 1997,(10)
.
[10] 王彦辉,PeterRademacher,HorstFlster. 环境因子对挪威云杉林土壤有机质分解过程中重量和碳的气态损失影响及模型[J]. 生态学报, 1999,(0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