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房经贵,章镇,周兰华,陈崇顺,王三红. RAPD标记鉴定果树芽变的可行性分析[J]. 果树学报, 2001,(03)
.
[2] 冉辛拓,冯志红,于丽辰,韩继成,王广鹏,张新忠. 利用RAPD方法确认‘重阳红’桃及其芽变[J]. 园艺学报, 2005,(04)
.
[3] 张敏,邓秀新. 柑橘芽变选种以及芽变性状形成机理研究进展[J]. 果树学报, 2006,(06)
.
[4] 宁允叶,熊庆娥,曾伟光,曾光荣. 红阳猕猴桃全红芽变系的RAPD分析[J]. 园艺学报, 2003,(05)
.
[5] 宁允叶,熊庆娥,曾伟光. ‘红阳’猕猴桃全红型芽变(86-3)的果实品质及花粉形态研究[J]. 园艺学报, 2005,(03)
.
[6] 宁允叶,熊庆娥,曾伟光. 对‘早霞露’桃迟熟型芽变的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3,(03)
.
[7] 吕岩,郭勇社. 红阳猕猴桃生产中存在的几个问题[J]. 西北园艺(果树专刊), 2007,(02)
.
[8] 李军德. 红阳猕猴桃有别于其他品种的突出特征[J].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04,(05)
.
[9] 金勇丰,张耀洲,陈大明,张上隆. 桃早熟芽变品种‘大观一号’的RAPD分析及其特异片段的克隆[J]. 果树科学, 1998,(02)
.
[10] 高林,朱立武,丁士林. 美味猕猴桃芽变类型POD、EST同工酶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 2000,(0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