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郝丽珍,杨忠仁,王六英,赵清岩,张凤兰. 三种葱属植物花形态及花药解剖结构观察[J]. 植物研究, 2005,(03)
.
[2] 图力古尔,张恕茗,王艳秋,聂小兰. 葱属植物的花粉形态及其分类学意义[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1995,(01)
.
[3] 胡长青,邓颖莲,樊磊虎. 内蒙古野生葱属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7,(06)
.
[4] 徐培文. 食用葱属植物的研究与发展——第二届国际食用葱属植物学术研讨会内容简介[J]. 中国蔬菜, 1998,(03)
.
[5] 邹忠梅,于德泉,丛浦珠. 葱属植物化学及药理研究进展[J]. 药学学报, 1999,(05)
.
[6] 陆峻 . 新疆葱属野生植物资源[J]. 新疆农业科学, 1995,(06)
.
[7] 景望春,许介眉,杨蕾. 葱属宽叶组植物细胞分类学研究[J]. 植物分类学报, 1999,(01)
.
[8] 李汝娟,尚宗燕,崔铁成,许介眉. 国产葱属合被组植物的核型及亲缘关系研究[J]. 植物分类学报, 1996,(03)
.
[9] 张松. 葱属植物组织培养研究进展[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1996,(03)
.
[10] 包颖. 内蒙古葱属植物的地理分布[J]. 内蒙古师大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2000,(0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