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付东红. 揭示针刺镇痛机理 探索大脑神经奥秘——记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韩济生教授[J]. 中国医药指南, 2005,(11)
.
[2] 鞠大宏,侯依泽. 针刺镇痛的中医机理探讨[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1998,(S1)
.
[3] 朱兵,荣培晶,贲卉,高昕妍,李宇清. 针刺镇痛的节段性机制与全身性机制研究[J]. 针刺研究, 2007,(03)
.
[4] 柯青,王廷华,赵有成. 针刺镇痛及其机理[J].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02,(04)
.
[5] 王文靖,赵仓焕. 针刺镇痛的中医整体观与西医系统论之浅析[J]. 江苏中医药, 2004,(05)
.
[6] 杨光华,饶淑华,鲍蔚敏. 韩济生与针刺镇痛原理的发现[J]. 中医研究, 1997,(06)
.
[7] 赵仓焕. 针灸对炎症痛镇痛的中医机理探讨[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1998,(S1)
.
[8] 陈以国. 疼痛病机及针刺镇痛机理[J]. 中医函授通讯, 1997,(01)
.
[9] 黄仕荣. 针刺镇痛的后效应、针刺耐受与针刺频度[J].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06,(06)
.
[10] 张吉,张宁. 针刺镇痛机制的探讨[J]. 中国针灸, 2007,(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