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郭林丰,童姗姗,余江南,徐希明. 苦参碱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中药杂志, 2013,(20) .
[2] 许显福. 苦豆子浸膏糖衣片治疗皮肤炭疽10例的疗效观察[J]. 中级医刊, 1982,(02) .
[3] 周则卫,刘培勋,李松年,徐文清,张荷清,王月英,刘正明. 天然植物苦豆子生物碱衍生物对小鼠淋巴瘤和乳腺癌的抑制作用(英文)[J]. 中国临床康复, 2004,(05) .
[4] 杨巧丽,顾政一,黄华. 中药苦豆子的研究进展[J]. 西北药学杂志, 2011,(03) .
[5] 廖春燕,梁健,杨燕,陈苗苗,尤俊霞,王存芬,杨舒淳. 苦豆子的药理及应用概述[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9,(05) .
[6] 李炳生,李家仁,刘文斗,孙家庆. 中草药苦豆子治疗妇科病的初步小结[J]. 兰州医学院学报, 1979,(02) .
[7] 翁一洁,郑学宝. 溃疡性结肠炎的细胞免疫学机制及中医学研究进展[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05) .
[8] 李新芳,孟富敏,刘文江,张培棪,兰中芬,张荫芝. 6 苦豆子总碱注射液的药理研究[J]. 中药药理与临床, 1985,(00) .
[9] 王婷,梁莉,乔华,李琳,常威,李丹. 苦豆子总碱泡腾栓的稳定性试验[J]. 中国药师, 2008,(08) .
[10] 任棣,常威,白进良. 前列腺-Ⅰ直肠栓的制备、质量控制及临床应用[J]. 中国药师, 2003,(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