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戴小军,刘延庆,梅全喜. 蒿属药用植物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 中药材, 2005,(03) .
[2] 沈灵犀,扎西次仁,耿宇鹏,钟扬,南蓬. 西藏蒿属六种植物精油化学成分分析及抑菌效果[J].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1) .
[3] 韩小冰,马玲,马伟,王慧,田军. 不同方法提取蒿属植物有效物质的抑菌活性研究[J]. 森林工程, 2008,(03) .
[4] 田芳,刘丽,窦德强,康廷国,Smith David. 北极蒿与中药常用蒿属植物的化学成分比较(英文)[J].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2007,(01) .
[5] 陈伟民. 青海几种蒿属植物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药性与用途[J]. 青海科技, 2004,(04) .
[6] 张婉,唐丽,谢坤,王珺,崔箭. 蒿属植物黄酮类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概况[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1) .
[7] 张馨,张志英. 中国蒿属药用植物资源[J]. 中药材, 1990,(07) .
[8] 刘涵芳,宋平顺,张伯崇. 甘肃蒿属药用植物资源[J]. 中国中药杂志, 1995,(03) .
[9] 郑维发,谭仁祥,刘志礼,杨际红,包燕雏. 八种蒿属植物石油醚提取物中萜类成分分析[J].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04) .
[10] 郭艳,潘月敏,高智谋,王坤,彭梅,曹舜. 蒿属植物提取物对棉花枯萎病菌和红腐病菌的抑制活性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09,(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