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石贵玉,陈耕云,廖文雪. 毛葡萄组织培养的脱毒技术[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3) .
[2] 文颖强,冯嘉玥,万春雁. 葡萄组织培养苗不同节位茎段的生长、生根以及多酚氧化酶和IAA氧化酶的活性[J].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7,(04) .
[3] 马远,张振文,杨玉洁,阳灿. 葡萄组织培养应用研究进展[J].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02,(04) .
[4] 鲁海,薛红霞,康春凤,孙建华,于晓芳. 葡萄组织培养及试管快繁[J].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02,(S1) .
[5] 周飞雪,周俊勤,周富生. 葡萄组织培养试验[J]. 湖南林业, 2001,(03) .
[6] 程宗明,徐喜楼,盛炳成,徐惠英. 葡萄组织培养的现状及展望[J]. 果树科学, 1992,(01) .
[7] 张鉴铭. 昆玉葡萄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J]. 云南植物研究, 1985,(02) .
[8] 祁东文,刘淑玉. 葡萄组织培养的几个关键环节[J]. 新疆林业, 1999,(06) .
[9] 姜莉. 葡萄组织培养中红叶现象的研究[J]. 陕西农业科学, 2006,(02) .
[10] 孙天洲,杨玉珍,胡如善,武玉喧. 美国红提葡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