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戴伟令,胡铁辉,张阳德,张蕾. E1A基因对人乳腺癌细胞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探讨[J].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04)
.
[2] 明洁,黄韬,李治,田元. 化疗药物体外干预乳腺癌MCF-7细胞株的耐药基因表达[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02)
.
[3] 张清媛,赵文辉,来玉娟,康欣梅. 平消胶囊联合内分泌药物治疗或化疗对晚期乳腺癌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5,(12)
.
[4] 董宁宁,王明玉,刘志芳,步兵. 长春瑞滨联合吉西他滨治疗蒽环类和紫杉类药物耐药的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分析[J]. 肿瘤, 2009,(04)
.
[5] 吴佳毅,沈坤炜. 预测乳腺癌治疗中蒽环类药物疗效的分子生物学标志物[J]. 肿瘤, 2009,(03)
.
[6] 杨顺娥,徐继鸿,穆尼拉,李讯,阿斯哈尔,闻淑娟. 诺维本联合顺铂治疗阿霉素类药物耐药性的晚期乳腺癌的疗效[J]. 肿瘤, 2003,(05)
.
[7] 王大志,杨晓璐,张书瑜. 利用Bootstrap法进行植物来源抗肿瘤药物用于晚期乳腺癌化疗的药物经济学分析[J].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07,(05)
.
[8] 孙强,黄汉源,周易冬,茅枫,杨月卿,邢颖. 药物性卵巢去势治疗绝经前复发乳腺癌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3,(01)
.
[9] 付玲,寇小格. 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药物治疗晚期乳腺癌44例[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7,(08)
.
[10] 冯长根,邓霞飞,向华,廖清江. 治疗乳腺癌的抗雌激素药物研究进展[J]. 中国新药杂志, 2006,(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