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朱红,李洪民,张爱君,唐忠厚,孙健,徐飞,史新敏. 甘薯贮藏期呼吸强度与主要品质的变化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0,(07) .
[2] 涂刚,何丽,涂晓娅. 甘薯贮藏烂薯原因调查及其解决途径[J]. 农业科技通讯, 2011,(02) .
[3] 李春玲. 甘薯贮藏技术[J]. 北京农业, 2011,(28) .
[4] 史春余,姚海兰,张立明,柳洪鹃,张超,刘桂玲. 不同类型甘薯品种块根淀粉粒粒度的分布特征[J]. 中国农业科学, 2011,(21) .
[5] 刘桂玲,张鹏,郑建利,杨俊,赵丰玲,田昌庚,史春余. 不同类型甘薯品种主要经济性状和营养成分差异[J]. 中国粮油学报, 2012,(02) .
[6]甘薯留种与贮藏技术[J].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11,(11) .
[7] 刘亚伟. 甘薯的特性及贮藏[J]. 农产品加工, 2011,(01) .
[8] 刘文静,余华,黄薇,任丽花,潘葳. 不同温度对甘薯新品系福薯88贮藏生理营养性状的影响[J]. 福建农业学报, 2011,(05) .
[9] 张金榜. 甘薯食用价值及保鲜贮藏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 2011,(21) .
[10] 王振振,张超,史春余,柳洪鹃,史衍玺. 腐植酸缓释钾肥对土壤钾素含量和甘薯吸收利用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