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黄文娟,李志军,杨赵平,梁继业,白冠章. 胡杨异形叶结构型性状及其与胸径关系[J]. 生态学杂志, 2010,(12) .
[2] 王海珍,韩路,徐雅丽,王琳,贾文锁. 胡杨异形叶叶绿素荧光特性对高温的响应[J]. 生态学报, 2011,(09) .
[3] 郝建卿,吕娜,杨扬,李文海,白雪,郑彩霞. 内蒙乌海胡杨异形叶水分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比较[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0,(05) .
[4] 岳宁,郑彩霞,白雪,郝建清. 胡杨异形叶的蛋白质组学研究[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9,(09) .
[5] 陈亚鹏,陈亚宁,徐长春,李卫红,付爱红. 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埋深对胡杨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的影响[J]. 生态学报, 2011,(02) .
[6] 黄文娟,李志军,杨赵平,白冠章. 胡杨异形叶结构型性状及其相互关系[J]. 生态学报, 2010,(17) .
[7] 杨晓东,吕光辉,常顺利. 胡杨融雪漏斗现象及生态作用[J]. 干旱区研究, 2011,(05) .
[8] 李志军,焦培培,周正立,李倩,李健强. 胡杨横走侧根及不定芽发生的形态解剖学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1,(05) .
[9] 岳宁,郑彩霞. 胡杨异形叶蛋白质表达的电泳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32) .
[10] 易福华. 异形叶性的秘密及其利用[J]. 植物杂志, 1989,(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