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陈知子. 植物化学杀雄研究进展[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0,(02) .
[2] 冯配成,陈久月. 化学杀雄剂津奥啉(SC2053)对小麦杀雄效果的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 2005,(05) .
[3] 张爱民. 化学杀雄剂导致小麦雄性不育分子机制的初步研究[J]. 遗传, 2001,(01) .
[4] 范宝磊,岳霞丽,郑青,孟祥昆. 化学杀雄剂对油菜叶片和花蕾中几种酶活性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 2008,(04) .
[5] 罗昌敏,唐章林. 化学杀雄剂SX-1对重庆地区油菜的杀雄效果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13) .
[6] 李海林,徐庆国. 小麦化学杀雄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与展望[J]. 作物研究, 2003,(04) .
[7] 叶景秀,谢德庆. 化学杀雄剂SQ-1诱导青海高原春小麦雄性不育的初步研究[J]. 种子, 2011,(05) .
[8] 尚毅,李殿荣,李永红,张耀文,田建华. 我国油菜化学杀雄+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应用研究[J]. 西北农业学报, 2005,(01) .
[9] 范宝磊,岳霞丽,张黎娜. 化学杀雄剂诱导植物雄性不育的生理生化研究进展[J]. 铜仁学院学报, 200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