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传胜,范振军,董锁成,薛东前,李泽辉. 生态经济区划研究——以西北6省为例[J]. 生态学报, 2005,(07) .
[2] 周彩霞,叶茂,王晓峰,龚君君. 区域生态经济功能区划研究回顾与展望[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3) .
[3] 张永明. 山东省生态经济类型区划分研究[J].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2) .
[4] 高群,毛汉英. 基于GIS的三峡库区云阳县生态经济区划[J]. 生态学报, 2003,(01) .
[5] 李斌,董锁成,李雪. 四川省生态经济区划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9,(03) .
[6] 肖燕,钱乐祥. 生态经济综合区划研究回顾与展望[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6,(06) .
[7] 王丽. 论国外生态经济区划思想演化[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8,(21) .
[8] 马蓓蓓,薛东前,阎萍,代兰海. 陕西省生态经济区划与产业空间重构[J]. 干旱区研究, 2006,(04) .
[9] 石惠春,王科明,周伟,肖洪浪,段争虎. 生态经济区划理论与方法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36) .
[10] 曾剑,李超,王增长. 城市生态经济区划探讨[J].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2009,(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