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朱博. 杨氏弹性模量测量仪的改进[J]. 大学物理, 2008,(03)
.
[2] 刘振东,孙兴川,郑桂梅,王磊. 金属丝杨氏弹性模量测量的评定[J]. 河南科学, 2009,(09)
.
[3] 桂传友. 杨氏弹性模量测量实验的优化设计[J]. 巢湖学院学报, 2005,(03)
.
[4] 鲍宇,罗致. 静态拉伸法测量金属丝杨氏弹性模量实验结果的偏差分析[J]. 物理与工程, 2005,(05)
.
[5] 郭成,董伟,臧顺来,张珂. 弹性模量与塑性变形变化规律试验研究[J]. 锻压技术, 2008,(02)
.
[6] 花世群,骆英,花世荣,牛险峰. 应用干涉法测量杨氏弹性模量[J]. 半导体光电, 2007,(06)
.
[7] 张由群. 杨氏弹性模量的研究[J].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04,(01)
.
[8] 宗保春. 拉伸法测金属丝弹性模量数据处理的研究[J]. 中国电力教育, 2007,(S1)
.
[9] 张丽伟,姚恺,段世政. 金属丝杨氏弹性模量实验的调整技巧[J].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02)
.
[10] 张雅男,邓玲玲. 拉伸法测金属丝的杨氏弹性模量实验中的不确定度[J]. 大学物理实验, 2008,(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