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袁龙义,李守淳,李伟,邓光,张昭. 水深对刺苦草生长和繁殖策略的影响研究[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2)
.
[2] 陈开宁,兰策介,史龙新,陈伟民,许海,包先明. 苦草繁殖生态学研究[J]. 植物生态学报, 2006,(03)
.
[3] 李强,王国祥. 水体泥沙对苦草生长发育和叶片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J]. 生态学报, 2009,(06)
.
[4] 黎慧娟,倪乐意,曹特,朱龙喜. 弱光照和富营养对苦草生长的影响[J]. 水生生物学报, 2008,(02)
.
[5] 沈显生,胡颖. 沉水植物苦草的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6,(06)
.
[6] 陈磊,叶其刚,潘丽珠,徐立铭,黄宏文. 长江中下游湖泊两种混生苦草属植物生活史特征与共存分布格局[J]. 植物生态学报, 2008,(01)
.
[7] 熊汉锋,谭启玲,刘艳玲. 不同营养状态下苦草的生理响应[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9,(04)
.
[8] 文明章,李宽意,王传海. 水体的营养水平对苦草(Vallisneria atans)生长的影响[J]. 环境科学研究, 2008,(01)
.
[9] 袁龙义,江林枝. 不同盐度对苦草、刺苦草和水车前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 2008,(17)
.
[10] 季高华,李燕,王丽卿,张超. 光照对苦草种子发芽和生长的影响[J]. 科学养鱼, 2006,(0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