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小兵,彭振伟,王力,袁亚雄. 串联双药室火炮经典内弹道模型及数值模拟[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1999,(02) .
[2] 张相炎,林钧毅. 再生式液体发射药辅助药室发射技术研究[J].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2002,(02) .
[3] 吕秉峰,刘幼平,萧忠良. 固体发射药双药室辅助装药内弹道数值模拟[J]. 四川兵工学报, 2008,(06) .
[4] 徐诚,陆家鹏,周克栋,李德芬. 辅助药室采用整装液体药提高弹丸初速的实验和理论研究[J]. 兵工学报, 1996,(01) .
[5] 杨艺,华菊仙,李文东. 105毫米可变药室火炮[J]. 现代军事, 2005,(11) .
[6] 杨艺,华菊仙. 美国105毫米可变药室火炮[J]. 现代兵器, 2005,(01) .
[7] 王泽山. 论现代发射装药技术的研究方向[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1994,(04) .
[8] 张丁山,王浩,黄明,黄蓓,郭锦炎. 用于发射超高速弹丸的浮动串联双药室技术[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5) .
[9] 刘国鑫,廖振强,王涛,张帆,陈杨. 双级装药膛内二次发射原理探讨与分析[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4) .
[10] 杨京广,余永刚. 固体随行装药内弹道模型及数值模拟[J].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2006,(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