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张千帆. 从“人民主权”到“人权”——中国宪法学研究模式的变迁[J]. 政法论坛, 2005,(02)
.
[2] 张千帆. 宪政、法治与经济发展走向市场经济的制度保障[J]. 博览群书, 2005,(12)
.
[3] 张千帆. 宪法不应该规定什么[J].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05,(03)
.
[4] 张千帆. 宪法的用途与误用——如何看待物权法中的宪法问题[J]. 法学, 2006,(03)
.
[5] 张千帆. “公共利益”是什么?——社会功利主义的定义及其宪法上的局限性[J]. 法学论坛, 2005,(01)
.
[6] 张千帆. 论宪法效力的界定及其对私法的影响[J]. 比较法研究, 2004,(02)
.
[7] 詹姆斯·赛尔
,张千帆. 美国宪政理论的渊源与范围[J]. 环球法律评论, 2005,(02)
.
[8] 张千帆. 法治、德治与宪政[J]. 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 2002,(02)
.
[9] 张千帆. “公共利益”的构成——对行政法的目标以及“平衡”的意义之探讨[J]. 比较法研究, 2005,(05)
.
[10] 张千帆. “公正补偿”与征收权的宪法限制[J]. 法学研究, 2005,(0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