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守仁.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意义及讨论[J]. 植物学通报, 1999,(04) .
[2] 张秋英,李发东,刘孟雨. 冬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光合速率变化规律的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5,(03) .
[3] 王可玢,许春辉,赵福洪,唐崇钦,戴云玲. 水分胁迫对小麦旗叶某些体内叶绿素a荧光参数的影响[J]. 生物物理学报, 1997,(02) .
[4] 陈建明,俞晓平,程家安.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及其在植物抗逆生理研究中的应用[J]. 浙江农业学报, 2006,(01) .
[5] 马新明,熊淑萍,李琳,张娟娟,何建国. 土壤水分对不同专用小麦后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05,(01) .
[6] 盛钰,赵成义,贾宏涛. 水分胁迫对冬小麦光合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 2006,(01) .
[7] 陈贻竹,李晓萍,夏丽,郭俊彦. 叶绿素荧光技术在植物环境胁迫研究中的应用[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1995,(04) .
[8] 韩希英,宋凤斌,王波,张磊. 土壤水分胁迫对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06,(05) .
[9] 张秋英,李发东,刘孟雨,董宝娣. 水分胁迫对小麦旗叶叶绿素a荧光参数和光合速率的影响[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2,(03) .
[10] 肖颖. 水分胁迫对小麦旗叶光合特性的影响[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