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王宇,宋翀芳. 深埋地下建筑围护结构动态传热的数值分析[J]. 山西建筑, 2002,(09)
.
[2] 宋翀芳,赵敬源,赵秉文. 地下建筑壁面动态传热的数值分析研究[J]. 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02)
.
[3] 朱培根,周艳,罗青,杨仁忠. 地下建筑供暖空调负荷模拟软件的研究与开发[J]. 暖通空调, 2006,(12)
.
[4] 赵阜东,陈保健,焦冠然. 地下建筑可持续性设计方法——地下建筑自然通风设计研究[J].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06,(04)
.
[5] 耿世彬,郭海林. 地下建筑湿负荷计算[J]. 暖通空调, 2002,(06)
.
[6] 刘文杰,缪小平,程宝义,马喜斌,吴立中. 地下建筑节能设计浅析[J]. 工业建筑, 2009,(02)
.
[7] 刘红敏,谷波. 地下建筑围护结构蓄热特性分析[J]. 人民长江, 2002,(07)
.
[8] 唐晓智. 某市地下人防建筑通风空调设计[J]. 暖通空调, 2003,(03)
.
[9] 安作桂. 地下建筑的自然通风[J]. 暖通空调, 1997,(01)
.
[10] 庞伟,吕绍勤. 计算地下建筑热负荷的新方法[J]. 建筑技术通讯(暖通空调), 1986,(0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