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吴俊,束怀瑞,张开春,张学宁,姜立杰,魏振林. 桃果实非酸/酸性状AFLP标记的筛选[J]. 果树学报, 2004,(04)
.
[2] 吴俊,束怀瑞,张开春,张学宁,姜立杰. 桃果实非酸/酸性状分子标记的初步筛选[J]. 中国农业科学, 2004,(12)
.
[3] 吴俊,束怀瑞,张开春,姜立杰,周晓航,辛翠花. 桃分子连锁图的构建与分析[J]. 园艺学报, 2004,(05)
.
[4] 吴俊,束怀瑞,张开春,张晓明,姜立杰. 桃果实非酸/酸性状SCAR标记的转化与验证[J]. 园艺学报, 2009,(08)
.
[5] 杨英军,张开春,林珂,姜全. 桃果实离核性状的RAPD分子标记及克隆[J]. 果树学报, 2007,(05)
.
[6] 辛翠花,朱美云,吴俊,张开春,姜立杰,周晓航,张晓明. 利用AFLP对桃遗传连锁图的加密及加密前后连锁图的比较分析[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6,(03)
.
[7] 杨英军,张开春,李荣旗,林珂,尹淑萍,姜全,张晓明. 桃果实有毛/无毛、白肉/黄肉性状的RAPD分子标记[J]. 华北农学报, 2000,(03)
.
[8] 姜立杰,杨英军,张晓明,张开春,吴俊. 桃果实白肉/黄肉性状的RAPD标记向SCAR标记的转化研究[J]. 果树学报, 2005,(05)
.
[9] 王志刚,韩明玉,赵彩平,张桂粉. 油桃果肉颜色性状的RAPD分子标记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 2006,(02)
.
[10] 吴俊,束怀瑞,张开春,张学宁,姜立杰. 桃AFLP技术体系的优化及集群分离分析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 2005,(0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