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曾乐平,詹应祥. 美系、英系、新丹系长白猪繁殖性能的比较[J]. 养猪, 2002,(04) .
[2] 王成,吴梅花. 两个品系长白猪生产性能比较[J].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01,(06) .
[3] 米自由,刘昌良. 英系长白和大约克夏猪生产性能测定[J]. 四川畜牧兽医, 1994,(02) .
[4] 陈国宇,常庆明,韩建春. 引进加拿大长白和大约克夏种猪的适应性研究和生产性能测定[J]. 养猪, 1999,(02) .
[5] 刘德武,庞冲,吴珍芳. 二元杂种母猪胎次、断奶至配种间隔与繁殖性能的关系[J]. 养猪, 2006,(06) .
[6] 潘晚平,申祥科,邱汉华,万德志,伍万宏. 美系长白猪、大白猪、杜洛克猪新品系的选育研究[J]. 养猪, 2003,(05) .
[7] 郭建凤,武英,孙继刚,赵新华,成建国,戴更芸,张印. 丹麦杜洛克种猪适应性和生产性能测定[J]. 养猪, 2002,(03) .
[8] 黄名英,周光荣,傅安静. 长白、大约克、杜洛克母猪产仔数的统计分析[J]. 中国畜禽种业, 2006,(12) .
[9] 李家骅,程国彬,邹权初. 美系和丹系长白猪性能对比观察[J].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1997,(04) .
[10] 黄银花,孙汉,舒邓群. 不同胎次、不同配种季节对不同品种猪产仔数的影响[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