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蒋吉英,窦寰宇,高培福,鞠学红,吴洪娟. 大鼠三叉神经节及根的光镜及电镜观察[J]. 潍坊医学院学报, 1999,(02)
.
[2] 李云庆,高田昌彦,水野昇. 大鼠三叉神经节细胞向三叉神经脊束核各亚核的分枝投射[J]. 神经解剖学杂志, 1994,(04)
.
[3] 管振龙,郎兵,丁玉强. 胃肠道伤害性刺激引起大鼠孤束核与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神经元表达FOS[J]. 中国神经科学杂志, 1998,(04)
.
[4] 赵经纬. 大鼠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内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分布、投射及其与CGRP、SP的关系[J]. 神经解剖学杂志, 1995,(02)
.
[5] 张敬东,高海,李继硕. 大鼠三叉神经脊束核吻侧亚核背内侧部向三叉神经中脑核的回返投射[J]. 神经解剖学杂志, 1995,(02)
.
[6] 杨鲲,李云庆,施际武. 大鼠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浅层内谷氨酸能、γ-氨基丁酸能和甘氨酸能终末的中枢起源[J]. 神经解剖学杂志, 1998,(03)
.
[7] 周岩,李云庆. 大鼠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和脊髓向丘脑和臂旁核的强啡肽能和一氧化氮能投射[J]. 神经解剖学杂志, 1997,(03)
.
[8] 朱美玲,刘洪臣. 三叉神经脊束核在口面痛传导中的作用[J].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02,(03)
.
[9] 田美玲,凌树才. 外周伤害性刺激后颈髓和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中向中缝背核投射神经元的c-fos表达[J]. 解剖学杂志, 2000,(02)
.
[10] 管振龙,丁玉强,龚良维,陈良为,郑恒兴,李继硕. 大鼠下丘脑内神经激肽B受体阳性神经元向孤束核的直接投射[J]. 解剖学报, 1998,(0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