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韩礼星,黄贞光,李明,赵改荣,李玉红. 加入WTO后我国猕猴桃产业的发展策略[J]. 果树学报, 2003,(03) .
[2] 禹兰景,赵京献. 猕猴桃国内外研究概况[J]. 河北林业科技, 1995,(03) .
[3] 陈启亮,陈庆红,顾霞,施桂萍,徐爱春,秦仲麒,王三明. 中国猕猴桃新品种选育成就与展望[J]. 中国南方果树, 2009,(02) .
[4] 韩礼星,黄贞光,赵改荣,李明,李玉红. 我国猕猴桃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J]. 果农之友, 2004,(02) .
[5] 黄贞光. 我国猕猴桃品种结构、区域分布及调整意见[J]. 柑桔与亚热带果树信息, 1999,(01) .
[6] 杨艳杰,白新鹏,裘爱泳. 猕猴桃属植物的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 2007,(35) .
[7] 赵良权. 猕猴桃综合利用价值与发展前景[J]. 湖北林业科技, 2000,(02) .
[8] 方传锦. 对19个猕猴桃品种果品品质的分析评价[J]. 安徽农业科学, 2004,(03) .
[9] 徐小彪,张秋明. 中国猕猴桃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J]. 植物学通报, 2003,(06) .
[10] 黄宏文,龚俊杰,王圣梅,何子灿,张忠慧,李建强. 猕猴桃属(Actinidia)植物的遗传多样性[J]. 生物多样性, 200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