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蒋昌顺,邹冬梅,张义正. 柱花草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J].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3,(01)
.
[2] 钟军,智旭丹,杨波. 柱花草组织培养研究[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5)
.
[3] 蒋昌顺. 柱花草的研究进展[J]. 热带作物学报, 2005,(04)
.
[4] 蒋昌顺,邹冬梅,张义正. 柱花草生物技术研究进展[J]. 四川草原, 2003,(05)
.
[5] 王冬梅,唐燕琼,周鹏. 热研二号柱花草转化体系优化的研究[J]. 草业科学, 2005,(10)
.
[6] 刘进平,吴发红,王丹,刘杨晶,朱涛. 柱花草愈伤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简报)[J]. 草业学报, 2007,(03)
.
[7] 王利民. 热研二号柱花草产量与气象因子关系初析[J]. 中国草地, 1998,(04)
.
[8] 陈三有. 柱花草生产利用技术现状及展望[J]. 中国草地, 2000,(04)
.
[9] 蒋昌顺. 我国对柱花草属不同种的研究与利用[J]. 热带作物研究, 1995,(03)
.
[10] 王克耀,赖志强. 柱花草生产和利用经验[J]. 广西畜牧兽医, 1998,(0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