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王宝山,邹琦,赵可夫. NaCl胁迫对高粱不同器官离子含量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00,(06)
.
[2] 王宝山,邹琦,赵可夫. NaCl胁迫对高粱成熟叶质外体和共质体中Na~+、Ca~(2+)浓度的影响[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1997,(04)
.
[3] 王宝山,赵可夫,邹琦. 作物耐盐机理研究进展及提高作物抗盐性的对策[J]. 植物学通报, 1997,(S1)
.
[4] 赵可夫. 盐生植物[J]. 植物学通报, 1997,(04)
.
[5] 王宝山,赵可夫. NaCl胁迫对玉米根质膜H~+分泌和氧化还原系统的影响[J]. Acta Botanica Sinica, 1997,(04)
.
[6] 张宝泽,赵可夫,李淑梅. 盐(NaCl)和碱(Na_2CO_3)对高粱幼苗生长效应的比较研究[J]. 垦殖与稻作, 1996,(01)
.
[7] 王宝山,赵可夫. 小麦叶片中Na、K提取方法的比较[J].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5,(01)
.
[8] 曲元刚,赵可夫. NaCl和Na_2CO_3对盐地碱蓬胁迫效应的比较[J].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2003,(05)
.
[9] 王宝山,邹琦. NaCl胁迫对高粱根、叶鞘和叶片液泡膜ATP酶和焦磷酸酶活性的影响[J]. 植物生理学报, 2000,(03)
.
[10] 秦岭,张华文,杨延兵,王海莲,管延安. 不同高粱品种种子萌发耐盐能力评价[J]. 种子, 2009,(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