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程明亮,陆彤,吴君,刘仁才,李佳,王万灵,胡莲,杨荃珍. 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形成影响因素的研究[J]. 肝脏, 1999,(01)
.
[2] 蔡卫民,陈峰. 近年来肝纤维化主要新进展(下)——肝纤维化诊断与治疗[J]. 临床肝胆病杂志, 1998,(03)
.
[3] 曾民德. 肝纤维化的诊断和治疗[J]. 肝脏, 2001,(S1)
.
[4] 陈峰,蔡卫民. 近3年来肝纤维化血清学诊断与治疗[J]. 新消化病学杂志, 1997,(02)
.
[5] 刘伟,罗婵. 病理确诊肝硬化的临床高危因素调查[J]. 现代预防医学, 2001,(03)
.
[6] 斯崇文.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目标、终点和策略[J]. 胃肠病学, 2006,(04)
.
[7] 梁治学,王晓萍,周语平. 肝纤维化的中医病因病机研究概况[J]. 甘肃中医, 2006,(04)
.
[8] 陈德永,杨永平. 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Ⅱ期临床试验总结[J]. 传染病信息, 1999,(02)
.
[9] 杨大国,王林杰,肖野. 慢性肝炎肝纤维化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的探讨[J]. 传染病信息, 1994,(04)
.
[10] 丁霞,田德录. 酒精性肝纤维化的中医研究思路与方法[J]. 中国医药学报, 1998,(06)
.
|